黑白直播官网-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砺自强
新华社电 聚光灯下,少年执剑,14岁的姜鑫瑞站在2024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的剑道上,护面后的眼神专注而坚定,手起剑落,电子裁判器响起清脆的蜂鸣,记分牌跳动——又得一分,收剑行礼时,这个来自江苏的初二学生眼中闪着光:“每场比赛都让我更相信自己。”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
单败淘汰赛阶段,姜鑫瑞遭遇强劲对手,连续三剑失分后,场边教练喊出暂停,他小跑至场边聆听战术,却婉拒了教练递来的水:“谢谢,但我需要自己调整。”回到剑道,他连追四剑逆转局势,赛后他解释:“站在剑道上那刻起,所有决策必须独立完成,教练指导很重要,但最终执行剑术、应对变化的只能是自己。”
这种意识源于两年前的首场正式比赛,当时他因过度依赖场外提示错失良机,此后他刻意训练自主决策能力,甚至在练习赛中蒙住眼睛仅凭听觉判断。“击剑是‘身体象棋’,0.3秒内要完成观察、判断、出击,真正的强者,心里都住着位指挥官。”
淬炼之路
姜鑫瑞与击剑结缘颇具戏剧性,小学四年级时,他为治疗脊柱侧弯被父母送去练习击剑,没想到从此爱上这项运动,训练馆里至今保留着他最初用的儿童剑,剑柄上斑驳的痕迹记录着近五万次突刺。
去年备战时他遭遇瓶颈期,连续三场比赛首轮出局,某个深夜,母亲发现他在书房整理比赛视频笔记,每段录像都标注着“时机误判”“节奏失控”等反思。“那段时间他每天多练两小时,手上磨出水泡就缠上胶布继续。”启蒙教练回忆,“有天他突然开窍:不是技术问题,是缺乏必胜的信念。”
自信的升华
今年华东区选拔赛成为转折点,半决赛中,面对曾三次击败自己的对手,姜鑫瑞在决胜局落后两剑的情况下连得三剑取胜。“最后一剑我完全遵从直觉,”他展示手机里保存的决赛视频,“这让我明白,自信不是空话,是每个技术动作沉淀后的底气。”

这种蜕变延伸至日常生活,原本羞于当众发言的他,如今能在全校演讲比赛中侃侃而谈;数学课上遇到难题时,他会说“再给我五分钟,一定能找到解法”,班主任观察到:“击剑赋予他的不仅是奖牌,更是面对困难时那种‘我能解决’的笃定。”
薪火相传

在南京市队训练基地,姜鑫瑞已成为小队员的标杆,10岁的师弟王皓总模仿他的训练动作:“姜师兄比赛时特别沉稳,好像什么都难不倒他。”对此姜鑫瑞笑道:“我告诉他们,自信就像掌心的茧,是千万次重复磨出来的。”
他的书桌玻璃板下压着自创的“心法口诀”:信为锋,自为盾,父亲透露,孩子每晚睡前会复盘当日得失,“这种自律远超同龄人”。
未来可期
国家青年队主教练陈冬近期关注到这名新秀:“姜鑫瑞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比赛阅读能力,更难能可贵的是,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战术执行力,这是优秀运动员的特质。”不过教练组也谨慎表示,少年选手的成长需要耐心,需避免过早专业化带来的风险。
下月姜鑫瑞将赴欧参加国际青少年邀请赛,他在新购置的行李箱上贴了句手写标语:“真正的对手只有自己”,问及长远目标,他正了正腰间佩剑:“希望有天能让国歌在国际赛场上响起,但眼下,要先赢下每堂训练课。”
夜幕降临,击剑馆再次亮起灯光,少年身影在剑道上往复穿梭,金属碰撞声如韵律般响起,这个在剑锋交错间寻找自我的故事,正随着每一次出击,写下新的篇章。
					
					
					
评论留言
暂时没有留言!